●印度终止对中国自粘式PVC反倾销调查
2021年8月5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因申请人撤诉,故终止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自粘式PVC(Self-Adhesive Polyvinyl Chloride Film)反倾销调查。
●美国作出镁碳砖第二次双反日落复审产业损害终裁
2021年8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和墨西哥的镁碳砖(Magnesia Carbon Bricks)作出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对进口自中国的镁碳砖作出第二次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裁定若取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根据终裁结果,本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继续有效。在该项裁定中,5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委员均投肯定票。
●南非对进口六角螺丝钉作出第一次保障措施日落复审终裁
2021年8月3日,WTO保障措施委员会发布南非代表团于7月30日向其提交的保障措施通报。南非对进口六角螺丝钉(Screws Fully Threaded with Hexagon Heads made of Steel)作出第一次保障措施日落复审终裁,决定自2021年8月2日至2024年8月1日期间继续征收为期三年的保障措施税,详细税率如下:2021年8月2日至2022年8月1日为35.6%;2022年8月2日至2023年8月1日为30.6%;2023年8月2日至2024年8月1日为25.61%。涉案产品的南非税号为7318.15.39。本案损害调查期为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以及损害威胁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出货预警!边境雇员今日开始罢工,北美大港口将出现延误
加拿大公共服务联盟(PSAC)和海关与移民联盟(CIU)在上周投票支持罢工行动后,于周二向加拿大联邦政府发出了罢工通知。他们昨天宣布,按规定工作的罢工活动将于美国东部时间周五上午6:00在加拿大所有机场、陆路边境和商业航运港口开始。他们警告说,进入加拿大的商业交通应该会排长队和长时间的延误。PSAC和CIU的工会员工已经在没有合同的情况下工作了三年多。他们正在CBSA寻求针对“有毒工作场所文化”的更好保护,并寻求与加拿大其他执法机构的更大平等。《法国日报》周三报道称,财政部委员会为双方的谈判聘请了新的谈判代表,并已正式向联邦公共部门劳资关系和就业委员会提出寻找调解人的正式请求。温哥华港已经受到疫情和该省山火造成的延误的打击,而蒙特利尔港正在与圣劳伦斯河的低水位作斗争。此次罢工许多边境员工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但工会警告说,罢工将给加拿大的进出口货物流通、服务和人员往来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境内外的邮件包裹往来和关税缴纳也将受到影响。
●我国进出口总值连续14个月正增长,三季度进出口仍有较强韧性
海关总署8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1.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比2019年同期增长22.3%。其中,出口11.66万亿元,同比增长24.5%,比2019年同期增长23%;进口9.68万亿元,同比增长24.4%,比2019年同期增长21.4%。由此,自去年6月份起,我国外贸月度进出口已经连续14个月保持正增长。专家表示,展望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仍具有较强韧性。7月份进出口增速总体平稳。“由于基数效应逐渐消失,7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速继续回落,且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增速总体上仍然保持平稳。”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表示。出口方面,陶金表示支撑中国出口增长的三大效应仍然存在,即全球供需缺口依然保持刚性、全球需求持续恢复以及中国供给能力保持高水平。首先,全球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分布不均,发达经济体供给虽持续恢复,但由于其产品结构与中国不同,对中国出口影响有限;其次,全球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波动上行,外需规模总体扩张,发达国家就业形势严峻,供给受限,但收入补贴效果仍在,耐用品消费和进口需求依然强劲;第三,中国工业产能始终能够支撑外需高增。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7月份进口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与近期制造业复苏进程放缓相一致。疫情点状散发、下游制造业盈利承压及出口回落,均影响了制造业产能扩张步伐。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最快。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最快,比重提升。具体来看,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0.23万亿元,增长3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7.9%,比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三季度进出口仍有较强韧性。后续进出口情况仍然被业界关注。红塔证券宏观分析师孙永乐表示,7月份,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平均单价同比增长83.3%,环比增长4.7%;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平均单价同比增长108.6%,环比增长7.9%;原油进口平均单价环比增长6.37%,环比价格继续上行。但是,原油价格同比增速明显回落,7月份原油进口平均单价同比增长88.42%,前值为115.8%。因为基数等原因,预计后续大宗商品价格依旧会对进口形成支撑。高瑞东表示,三季度出口依然有较强韧性,四季度压力较大。7月份出口增速虽然回落,但是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欧美经济加速修复,对中国工业品出口需求较强;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尚未完全摆脱疫情影响,加之德尔塔病毒的新一轮扰动,高技术品类方面依然存在供需缺口。因此,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虽然进入下滑区间,但依然有一定韧性。而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在四季度将逐步接近群体免疫状态,供应链逐步恢复,高额的失业补贴发放将出现边际放缓,欧美的供需缺口逐步弥合,预计我国出口会在四季度承压。郑后成表示,2021年进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具有较强的韧性,全年进口、出口大概率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双重因素令东南亚制造业陷入困境
变异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在东南亚的暴发,使该地区制造业陷入困境,扰乱橡胶手套、半导体和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等商品的全球供应,威胁地区经济复苏。调查显示,大多数东南亚经济体商业活动在7月大幅下降。汇丰银行经济学家警告,部分东南亚国家疫苗接种率低,这些国家的人口不仅受当前疫情影响,也容易受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异病毒影响。充满不确定性的限制措施可能延续,对近期增长前景造成压力。在全球主要汽车品牌生产基地泰国,丰田汽车公司7月暂停其三个工厂生产。在越南,三星等公司都设有工厂。越南政府日前表示,从7月开始实施严格人员流动限制的南部城市和省份的工业产出急剧下滑。马来西亚占据全球橡胶手套市场较大份额。封锁限制措施迫使该国许多手套制造商在6月和7月暂停运营。东南亚生产活动中断也给其他地方带来影响。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科技公司预计,其马来西亚工厂停工将造成数千万美元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