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ITC发布对LED景观照明装置及其组件的337部分终裁
2021年10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LED景观照明装置及其组件(LED Landscape Lighting Devices and Components Thereof,调查编码:337-TA-1261)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1年9月24日作出的初裁(No.23)不予复审,即终止对列名被告中国广东Shenzhen Wanjia Lighting Co., Ltd d/b/a WONKA of Shenzhen, China深圳市万家照明有限公司的调查并发布一项同意令;公众可就本案采取的救济措施提交书面材料。
2、俄罗斯铁路公司将降低部分货物运费
据俄罗斯PRIME通讯社近日报道,10月30日起,俄铁公司有篷车厢从远东地区运往国内外的木材加工产品运费降低35%(至2025年底),敞车从秋明州运往国内外的轧制黑色金属货物累计超过10.2万吨的部分运费降低36.3%(至今年底)。
3、中国暂停印度1家水产品生产企业进口申报
2021年10月27日,中国海关总署消息称,因从进口自印度1批次冻鱿鱼的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阳性,即日起,暂停接受印度M/s. AQUA GENO EXIM的产品进口申报1周。
(二)企业走出去风险预警
1、尼日利亚推出非洲首个数字货币
尼日利亚25日正式推出央行数字货币“e奈拉”,成为首个正式启用数字货币的非洲国家。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当天在首都阿布贾举行的“e奈拉”启用仪式上说,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全球商业活动和支付交易中使用现金的情况在减少,数字货币是大势所趋。尼政府2017年开始研究发行数字货币,“e奈拉”的推出使尼日利亚成为首个正式启用数字货币的非洲国家,同时成为全球率先发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布哈里说,“e奈拉”的推出可以助力跨境贸易、提升普惠金融水平并提高金融政策的执行效率,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有研究预测,数字货币及相关区块链技术有望在未来10年使尼日利亚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90亿美元。尼日利亚央行行长戈德温·埃梅菲莱说,政府推出数字货币的目的是为了在新形势下补充和加强本国的支付生态和金融架构,维护支付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目前,尼央行已向金融机构发放2亿奈拉(约合48万美元)的数字货币。
2、柬埔寨、韩国:正式签订自贸协定
据《柬中时报》10月26日报道,柬埔寨和韩国自由贸易协定26日正式签订。协定将进一步促进柬埔寨纺织品、电器、农产品等对韩出口。
3、“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出台 服务贸易规模将持续提升
日前,商务部等24部门印发《“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下一阶段服务贸易领域重点工作任务。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进出口额累计达3.6万亿美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29.7%。2020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服务进出口6617.2亿美元,规模保持世界第二位,全球占比提升至 6.9%;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947.6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44.5%,比2015年提升17.1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个人文化娱乐、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其他商业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成为服务贸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在解读《规划》时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规划》坚持改革先行、开放先行,将‘深化服务贸易改革开放’作为首个重点任务专章,从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打造高水平改革开放平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特别是以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为标志,主动推动‘十四五’时期要素流动型开放和制度型开放相结合、‘边境上’准入与‘边境后’监管相衔接,彰显出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