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墨西哥对涉中国热轧钢板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2022年4月19日,墨西哥经济部在官方公报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德国、中国和法国的热轧钢板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决定维持现行反倾销税不变,自2020年12月23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五年。涉案产品为宽度大于等于600毫米的铁、碳钢或合金钢热轧板卷,包括厚度小于等于4.75毫米的热轧钢板以及厚度大于4.75毫米的热轧钢卷。本案涉及TIGIE税号7208.36.01、7208.37.01、7208.38.01、7208.39.01和7225.30.07项下的产品。2022年4月19日,越南工贸部发布2022年4月15日第706/QD-BCT号决议,对原产于中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焊接材料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0~36.56%临时反倾销税。本案涉及越南税号7217.10.10、7217.30.19、7229.20.00、7229.90.20、7229.90.99、8311.10.10、8311.10.90、8311.30.91、8311.30.99和8311.90.00项下的产品。措施自公告发布7日起生效,有效期不超过120天。3、美国ITC发布对罐装容器开启装置和方法的337部分终裁2022年4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罐装容器开启装置和方法(调查编码:337-TA-1255)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作出的初裁(No.11)进行复审后确认,即存在侵犯美国注册专利号10,519,016第12项权利要求的行为,对侵权产品发布普遍排除令,对调查期间进口的侵权产品征收100%保证金,本案调查终止。2022年4月20日,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官网消息,克罗地亚通报中国出口INGENUITY婴儿摇椅(型号:EVERSTON GRAY 974630)不合格。该产品横向摆幅过大,婴儿可能会从摇椅上跌落并受伤,不符合欧盟通用产品安全指令及欧洲EN 16232标准的要求。警报编号INFO/00088/22。2022年4月20日,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官网消息,比利时通报中国出口Mundosalud Kids Mask Kadi-001儿童口罩不合格。该产品带有CE标志,但由于尺寸小,其过滤能力无法由欧洲合格评定机构测试,因此无法证明该产品符合健康和安全要求。警报编号A12/01794/21。2022年4月19日,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官网消息,立陶宛通报中国出口standart Blender HB1440手持搅拌器不合格。该产品的发动机易过热,可能会导致用户受到电击,不符合欧盟低电压指令及欧洲EN 60335标准的要求。警报编号A12/00598/22。2022年4月19日,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因产品标签错误,法国通报中国出口尼龙汤勺不合格。通报类型为拒绝入境通报,编号2022.2275。2022年4月19日,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因产品检测出初级芳香胺迁移,法国通报中国出口尼龙厨具3件套(调羹、汤勺、锅铲)不合格。通报类型为拒绝入境通报,编号2022.2276。
(二)企业走出去风险预警
日前,欧洲议会通过一项产品维修权法案,以此提升电器耐用性及可维修性。欧洲议会认为,产品的维修权是欧盟《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维修权应充分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的设计、生产流程应该被标准化。近年来,欧洲的电子垃圾增长快速。欧盟权威机构分析认为,要彻底解决该问题,欧盟应致力于让电器“能修”也要“好修”。欧盟4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家电出现问题时,77%的欧盟消费者第一选择是通过维修解决问题,79%的欧盟消费者认为,应该要求制造商提高产品的可维修性或更换特定零件。不少欧洲民众表示,如果维修费用比购新价格低两三成的话,他们愿意维修。过快更新电子类产品不仅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压力。然而,由于维修价格昂贵,许多民众不得不放弃维修,直接购买新产品。此次欧盟推出新法案,不仅希望产品在设计上能够更耐用、更安全,而且希望产品零部件更易于拆卸。欧盟还计划从明年开始禁止电子产品使用胶水黏合电池,以方便消费者更换,同时要求智能手机的系统更新不会降低手机整体运转速度,并且更新是可逆的。近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报告称,中国仍然是美国重要的出口市场,对中国出口支撑了全美各地的大量就业岗位。2021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出口增长21%至149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报告称,美国对中国商品出口于2019年触底后,实现两年连续增长,推动这一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前三大出口产品领域——油料籽和谷物、半导体和零件、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的巨大增量。报告显示,2021,美国向中国出口的油籽和谷物作物(如大豆、小麦和玉米)比往年多出48亿美元,最新总收入达到219亿美元。其中,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的这些产品出口均增长了5亿多美元。10个州的油籽和谷物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半导体及其组件的出口额则增长了21亿美元,达到141亿美元。尽管美国是中国芯片进口相对较小的来源地,但中国仍为美国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出口机会。其中,俄勒冈州芯片出口占美全国芯片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新墨西哥州对中国芯片出口增长显著,增长了220%达到12亿美元。“从美国对中国出口支撑的就业岗位来看,2020年通过关税减免推动的商品出口上涨未能弥补服务出口因疫情影响而下降所造成的损失。”报告显示,2020年,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支撑的就业岗位数量略高于85.8万,比2019年下降4.4万,降幅为5%。即便如此,报告也直言,中国仍然是美国重要的出口市场。与过去几年一样,中国在2021年仍然是美国第三大商品出口市场,排名仅次于《美墨加协议》合作伙伴的加拿大和墨西哥。虽然中国在2020年美国服务出口市场的排名中跌至第六,但就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而言,中国依旧是4个州的第一大出口市场,38个州的前三大出口市场,以及47个州的前五大出口市场。近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最新版年度《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炼油能力继续较快增长,到2021年末已赶上美国,达到9.1亿吨/年,预计2022年仍将延续炼油能力较快增长态势。2021年,中国乙烯能力猛增850万吨/年,乙烯当量自给率大幅提高到66.2%。预计2022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炼油和乙烯生产国,但大而不强、炼油能力过剩将制约我国炼化行业有效发展。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高级经济师李然介绍,过去一年,国际石油市场明显恢复,布伦特原油均价大幅涨至70.95美元/桶,涨幅达64.18%;预计2022年油价将高位震荡,不排除短期油价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可能性。2021年,全球天然气三大市场欧洲、亚洲和美国气价暴增;2022年,受俄乌冲突影响,预计俄气西进入欧受阻,大概率将东流亚洲,美国LNG将填补欧洲空缺,从而改变全球贸易流向,欧亚气价仍将延续大幅增长态势。2021年,国内石油表观消费量呈现近年来少见的负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降至72.2%;预计2022年国内石油消费增长由负转正,对外依存度将再次恢复增长。同期,国内天然气消费增长12%,对外依存度升至46%;预计2022年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2021年,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加大,保重点促效益,实现了油气产储量持续双增,原油产量增长超过2%,达1.99亿吨,天然气产量首破2000亿立方米;预计2022年国内油气勘探开发仍将延续加快发展态势,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的《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具体指标,原油产量2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2140亿立方米左右。专家指出,今年油气行业经营发展环境不确定性陡增,风险防范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年度特征。我国将继续围绕保供、公平和低碳发展出台更多促进政策。同时,针对前一段发展中出现的偏差,政策导向也将相应调整,引导能源行业先立后破,更好地发挥化石能源在转型过渡期的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