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要闻 >>>
协会通知 >>>
预约走访 >>>
(一)经贸预警信息提示
1、美国ITC发布对墨盒及其组件(I)的337部分终裁
2022年8月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墨盒及其组件(I),337-TA-1259)作出337部分终裁:本案存在侵权,对侵权产品发布普遍排除令,对缺席被告发布禁止令,终止本案调查。
2、阿根廷对中国汽车及拖拉机散热器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22年7月29日,阿根廷生产发展部发布第589/2022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及拖拉机散热器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维持2016年第779号公告确定的反倾销税不变,继续对涉案产品征收离岸价187.47%的反倾销税,措施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5年。涉案产品的南共市税号为8708.91.00。
3、外国企业对特定泳池清洁机器人及其下游产品和组件提起337调查申请
2022年7月29日,美国Zodiac Pool Systems LLC、法国Zodiac Pool Care Europe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及销售的特定泳池清洁机器人及其下游产品和组件(Certain Robotic Pool Cleaners, Products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Components Thereof)侵犯了其知识产权。
4、法国通报中国出口沙滩球不合格
2022年7月28日,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官网消息,法国通报中国出口的沙滩球(型号:CP 61408)不合格。该产品含有可拆卸小零件(气塞),可能会被孩子误食导致窒息,不符合欧盟玩具安全指令以及欧洲标准EN 71-1的要求。警报编号A12/01116/22。
5、瑞典通报中国出口儿童座椅不合格
2022年7月28日,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官网消息,瑞典通报中国出口的Jabadabado AB儿童座椅(型号:H13227)不合格。该椅子靠背处有V形开口,儿童的颈部可能会被夹住,不符合欧盟一般产品安全指令的要求。警报编号A12/00209/22。
6、韩国通报中国出口玻璃餐具套装不合格
近日,据韩国食药监局官网消息,因产品检测出铅、镉超标,韩国京仁厅通报中国出口的玻璃餐具套装不合格。在韩国,此类产品中铅、镉的含量应分别保持在8ug/㎠、0.7ug/㎠以下。
7、印度对华糖精作出反规避终裁
2022年7月26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糖精(Saccharin)作出反规避终裁,裁定中国涉案产品经由泰国进口到印度以规避反补贴税,因此建议对中国糖精实施的反补贴措施及有效期同样适用于原产于或进口自泰国的糖精,即征收CIF20%的反补贴税,有效期至2024年7月29日。本案涉及印度海关编码29251100项下产品。
8、美国和加拿大对中国产帐篷实施召回
近日,美国CPSC和加拿大卫生部宣布对中国产帐篷实施召回。
此次召回产品为Westfield Outdoor公司提供的Cabela’s Ultimate AlaknakCabela’s Outfitter、Instinct Outfitter和Big Horn 6P帐篷。产品的火炉千斤顶环在与烟筒接触而暴露在高温下时会变质,并在帐篷内产生烟雾,有造成吸入烟雾受伤的危险。
此次召回的产品于2019年8月-2020年11月分别在美国和加拿大销售,在美国售出约5050件,在加拿大售出约829件,售价约为900-1500美元。
(二)企业走出去风险预警
1、上半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舒驰在当日举行的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6万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公路完成投资12704亿元,同比增长9.7%,水路完成投资739亿元,同比增长4.7%,投资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242.7亿吨,同比下降2.2%,其中6月份降幅进一步收窄、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公路货运量持续恢复,完成177亿吨;水路完成41亿吨,同比增长4.5%。
舒驰介绍,受煤炭、原油、铁矿石等大宗物资进口减少影响,上半年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5.8亿吨,同比下降0.8%,其中,内贸吞吐量增长0.5%,外贸吞吐量下降3.7%。同时受新一轮疫情冲击影响,上半年我国完成营业性客运量27.6亿人,同比下降37.2%;全国36个中心城市完成客运量206.7亿人,同比下降22.1%;高速公路小客车出行量84.7亿人,同比下降23.2%。
“总的来看,上半年,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随着物流保通保畅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交通运输主要指标在经历4月份短暂波动后逐步恢复,特别是货运量基本恢复至去年的同期水平,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增长,交通投资、快递业务量总体回归到正常发展轨道。”舒驰说。
2、解读7月份PMI释放的经济信号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31日发布数据,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3.8%和52.5%,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国家统计局专家解读认为,总体上看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落,恢复基础尚需稳固。
价格指数明显回落,企业成本压力下降。7月份,受石油、煤炭、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比上月下降11.6和6.2个百分点。
从企业调查来看,7月份,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下降7.9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降。随着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疏通,物流成本也有所回落,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下降5.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下降。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继续位于扩张区间。赵庆河分析,近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承压,市场预期受到一定影响,7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虽比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但仍位于扩张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新动能保持上升势头,产业结构继续优化。7月份,装备制造业PMI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1.2%和51.5%,虽较上月下降1和1.3个百分点,但都保持在51%以上的扩张区间。分项指数显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供需增速都保持在相对较好水平,表明新动能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上升势头,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不过,7月份制造业供需在6月份快速释放后有所回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8%和48.5%,比上月下降3个和1.9个百分点,均位于收缩区间。赵庆河表示,调查结果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连续4个月上升,本月超过五成,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制造业发展恢复基础尚需稳固。
统计数据显示,非制造业连续两个月恢复性增长。其中,服务业延续恢复态势,7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6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高于60%,前期受抑制的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相关行业业务量继续较快恢复。
从服务业市场预期看,7月份,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8%,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调查的全部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连续两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服务业企业信心普遍回升。
建筑业扩张加快。7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2%,高于上月2.6个百分点,建筑业生产活动有所加快。从行业情况看,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为58.1%、51.8%和51.9%,比上月上升0.2、1.6和1个百分点,表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场需求有所回升,企业用工继续增加,行业有望保持平稳增长。